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香港宏福苑大火死者增至128人仍有約200人情況不明,官方確認8座大廈火警鐘不能有效操作

Police cordons are placed at the scene of the Wang Fuk Court housing estate fire as mourners pay tribute to the victims, in Tai Po, Hong Kong, China, November 28, 2025.

Reuters

香港大埔宏福苑本週三(11月26日)下午爆發的大火震撼了全球。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11月28日下午透露,火災目前已造成128人遇難。至少有兩名印傭死於這場火災。

鄧炳強稱,火警已造成128人死亡,包括108人現場移送出的遺體、4人送院後不治、16具燒焦遺體仍在大廈內,不排除稍後警方進入現場搜證調查時,有機會再發現燒焦遺體。39名死者已確認身份,其餘遺體約一半在單位內發現,相信稍後亦可辨認身份,其餘40多具遺體仍需時確認身份。警方接獲467失蹤人口求助,部分重覆,現時確定失聯者當中,39人已死亡,35人受傷已送院,110人安全,仍約有200人情況未明,包括89人未能辨認遺體。

鄧炳強表示,正式起火原因要進一步調查,但提到泡膠及竹棚紗網都是讓火勢迅速蔓延的原因。鄧炳強還提及,屋宇出入口狹隘讓消防車難以進入最好的位置。火場多處超過500度高溫的火場讓救火困難,無法輕易推進。「現在目標盡快將樓宇降溫,在屋宇降溫安全之後,會讓警方及屋宇處人士進入調查。」

香港消防處處長證實,初步調查8座大廈火警鐘證實不能有效操作,將就此採取執法行動。香港消防處接著向媒體表示,目前會在各單位開始搜索,並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採取爆破搜救行動。在昨晚六點半在高樓的樓梯間救出一名男性傷者,消防處長楊恩健特別對在搜救行動中不幸殉職的同事何偉豪表達不捨及敬意。港警代表則表示會盡力調查大火起因,並協助家屬認識及尋求失蹤親友下落。

香港廉政公署11月28日拘捕負責監督宏福苑維修的工程顧問公司兩名董事並展開搜證。此前警方於27日拘捕3人,分別為工程公司的兩名董事和一名工程顧問。

宏福苑火災不僅是香港63年來最嚴重的火災,更被視為公共安全體系的警鐘,全球媒體爭相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梵蒂岡教宗亦表達深切關注。

嚴重的死傷讓香港市民高呼「誰該負責」,並要求政府徹查失責。同時,一些正處於翻新工程中的屋邨居民人心惶惶,憂心自家樓宇重蹈覆轍。根據港媒披露,許多正在裝修的樓宇陸續除下覆蓋建築物的「棚網」,除了管理不善,該棚網也被認為造成此次大火蔓延的禍首之一。但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在電台表示「不是竹棚本身有問題」,是使用不合規棚架和監管有問題導致火災。

負責宏福苑維修工程的公司在港島炮台山等地仍有工程進行。

宏福苑殘骸

Getty Images

我們已知什麼

災情慘烈的大埔宏福苑火災發生在26日下午三點左右。這座位於新界東北部的屋邨共八座31層的住宅樓,於1983年落成,共近2000個單位,居民有4千多人。自2024年起展開為期兩年的大型翻新工程,價值高達3.3億港元。

工程期間,整個屋邨被竹製棚架和綠色防塵網包裹,外觀宛如巨型綠色堡壘。然而,這本該提升居住質素的項目,卻因嚴重安全漏洞淪為死亡陷阱。

根據香港消防處初步報告,火勢疑從一樓位置竄起,在短短一個小時迅速蔓延至全邨七座大廈,烈焰吞噬走廊、電梯井和外牆,濃煙瀰漫,阻礙逃生。目擊者形容現場「如戰場般恐怖」,火球從大樓噴射而出,宛若火山爆發。

維修工作表格

Wang Fuk Court
宏福苑火災前的大維修工作

對翻修工程進行全面檢查

這場悲劇不僅暴露樓宇維修的系統性漏洞,更點燃市民對政府監管的怒火。社交媒體上,有關「宏福苑火災」和「防火法改革」標籤及討論迅速竄升。

特別令人擔憂的是,全港仍有許多屋邨正處於翻新階段。許多民眾在網上並或向港媒表達自己的樓宇也包滿棚架,現在是提心吊膽,有人還先搬去親友家暫住。他們表示,若不即時徹查甚至停工,誰敢保證不會再有下一場火警?

事實上,香港今年至少發生8宗棚架起火事件。根據香港前立法會議員陳沛然統計,今年1月有觀塘工廈棚架起火;2月,荃灣地盤棚架起火;4月,屯門青磚圍棚架起火;5月,西環地盤棚架起火;7月,灣仔景星大廈棚架起火;9月,柴灣峰華邨棚架起火;10月,中環華懋大廈棚架三級火、啟德地盤棚架起火、港大西苑宿舍棚架起火等等。

面對市民激憤及全球矚目,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李家超已宣布對全港所有進行重大翻新的公共屋邨展開全面檢查,涵蓋逾100個項目,預計一週內完成初步評估。港府還下令房屋署和消防處聯合組成專責小組,檢視所有棚架、網罩和裝修材料的合規性,並暫停高風險工程。同時,警方已啟動刑事調查,鎖定火災起火點和蔓延機制。香港廉政公署則表示將調查此工程有無涉及貪腐。

香港鐵路「沙中線」工程醜聞吹哨人潘焯鴻在臉書發帖稱,去年他曾發現若干工程法團及維修商使用不合規格棚網,並向消防處、勞工處、房屋局等投訴,包括5月三度向消防處處長楊恩健發電郵,警告穗禾苑工程有火警危險,但未獲回覆。潘焯鴻抨擊楊恩健面對市民憂心的態度卻傲慢「玩忽職守」,應該被問責下台。一位署名陳田田的網友在BBC中文臉書留言稱,今年10月18日香港中環華懋大廈也是維修外牆棚架燃燒造成三級大火。「如果政府部門當時全面檢查全港所有棚架,就不會造成一個月後今日的慘劇!政府部門是否要有人問責呢?」

宏福苑位置圖

BBC
宏福苑位置圖

棚網和發泡膠是質疑焦點

這場火災的元兇,指向翻新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包含棚網及發泡膠等。根據港媒揭露,承包商在每層電梯窗戶外包裹發泡膠,用以阻擋工程砂石碎窗及沙塵,當其易燃的特性,在火災發生時也助長火勢。外牆的綠色棚網是否阻燃,更是其中最受注目的。

根據香港消防顧問梁錦得向BBC中文表示,目前各界討論的各項因素在不同時間點,對火勢其實有不同影響。但他也強調,棚網的燃燒性是引起這場大火的原因,因為棚網起火後隨著竹棚向上燃燒,將使火勢迅速蔓延至高層,此外,而棚網及竹棚燃燒時會產生火屑隨風飄揚,若遇到窗戶外的發泡膠等易燃物,則會將火種帶到單位內,情況如同2017年,倫敦格倫費爾公屋(Grenfell Tower)大火翻版,因為易燃物加強火勢。

事實上,根據香港屋宇署《竹棚架設計及搭建指引》,正在興建、拆卸或進行修葺工程的建築物外牆,所有遮蓋棚架的保護網、保護幕、防水油布或塑膠帆布等,都必須符合阻燃特性,並符合認可標準。但根據香港法律,「違反有關指引」並不構成直接罪行,但其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在刑事訴訟中可被法庭作為判斷的參考依據。

取締竹棚?

此外,香港建築業獨特的竹棚在此次大火蔓延迅速的角色同樣引發關注及激辯。

外界關注未來香港建築業是否繼續使用竹棚架及其安全問題。根據香港電台報導,政府發展局與業界已經會面商討如何推進以金屬棚架取代竹棚架的計劃,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則稱,工會對業界的轉型持開放態度,估計要全面轉型需時超過兩年。周思傑向香港電台節目表示,金屬棚架較竹棚耐燃,但金屬受熱達到高溫時容易倒塌。他又說,以往在外地使用金屬棚架亦發生過嚴重事故,他認為問題不是搭棚用甚麼物料,而是施工管理問題。周先生以此次大火為例,表示為何8座樓宇一起維修?為何事前無人知道棚網可能並非阻燃?

台灣消防員工作促進會副秘書長鄭少書向BBC中文說,易燃的竹棚還有防護網起火以後飛到旁邊的建築,像火燒連環船一樣起火。鄭先生說,鋁合金材質在一定溫度,的確會起火燃燒,「但再怎麼糟糕都比竹子好太多了」。 此外,鄭先生強調,會有這麼多的傷亡其實關鍵還是在「關門」。如果每個人逃生的時候都要把家門關好,安全梯旁邊的防火門也有保持關好,其實安全梯本身的設計也該有足夠的時間讓裡面的住戶逃生。

宏富苑通訊

宏福苑通訊
宏富苑法團今年才剛跟居民開過大會。該屋苑的大維修工程一直爭議不斷。

屋苑「法團」改革

此次大火,更讓香港物業法團(Owners’ Corporation)的角色以及多年來在香港涉及高額整修經費時常冒出的爭議浮上檯面。所謂法團是根據香港《建築物管理條例》成立的業主自願組織,負責管理私人樓宇的公共事務,如維修、保安、財務及設施使用等。各單位業主透過選舉產生管理委員會來運作。它與台灣私人物業的管委會(管理委員會)以及中國大陸的業委會(業主委員會)相似,同樣是公寓大廈業主選舉的自治組織。

多年來,時常有媒體披露香港物業法團與工程承包商「圍標」收取利益,甚或勾結危害住戶權益的案例。例如有一些業主抗議法團涉利益衝突,民政處未能及時制止,導致業主管理費及維修決策受操控,嚴重損害住戶權益。

宏福苑之前便因為居民面對物業法團開出的三億港幣添加維修費與法團爭執不休,甚至對簿公堂,之後居民投票罷免法團,更換了新法團。

香港導演張堅庭前日便在臉書發文披露親聞的朋友遭遇,認為「這制度弄出的悲劇,要幾百條人命先至可以喚起大家的覺醒」。

宏福苑火災發生後,許多香港市民憂心此類黑箱操作或助長翻新工程安全隱患,紛紛呼籲政府改革法團監管機制,引入透明投標及第三方審核,以保障基層住戶免受剝削。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