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副總理米哈伊洛·費多羅夫(Mykhailo Fedorov)表示,基輔注意到了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措辭出現了「某種變化」,但他呼籲中國通過實際行動來支持烏克蘭。
費多羅夫在接受BBC中文的郵件採訪時還表示,烏克蘭政府已呼籲銀聯等中國公司停止在俄羅斯的業務,但暫未收到回復。
「我們希望中國支持烏克蘭,選擇光明的一面,」費多羅夫表示。
31歲的費多羅夫是烏克蘭最年輕的副總理,他同時兼任烏克蘭數字化轉型部部長。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費多羅夫曾多次通過社交媒體敦促一些跨國公司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列,包括中國公司銀聯和大疆。
他還領導了一個所謂的「IT軍團」,通過招募志願黑客,對俄羅斯及白俄羅斯的部分網站實施打擊行動。
3月12日,他發佈了一條中文推特,稱跨國企業在俄羅斯賺取的是「血錢」,因為俄軍正在烏克蘭攻擊平民。他特別點名中國的支付結算平台銀聯,呼籲其停止在俄業務。
在被問及此事時,費多羅夫表示:「我們相信不僅是西方公司關心聲譽和他們創造真正的價值,中國公司也致力於此。」
「不僅僅是推特外交。我們向銀聯管理層發出了正式信函,敦促他們停止在俄羅斯市場的工作,」費多羅夫說道。「因為俄羅斯人可以使用銀聯來避免對他們實施的全球經濟制裁。」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西方信用卡支付機構Visa和萬事達(Mastercard)宣佈停止在俄羅斯的業務,網絡支付平台PayPal也宣佈暫停服務。這使得很多俄羅斯銀行和消費者轉向中國的銀聯。
費多羅夫還向總部位於深圳的無人機製造商大疆(DJI)發出了類似的呼籲。
但他承認,目前他還沒有收到銀聯方面的任何回復。
「我們看到中國大型企業保持了某種程度的沉默,」費多羅夫說。他表示,雖然不知道中國企業採取這種立場的確切原因,但他「了解俄羅斯和中國關係的歷史」。
與包括蘋果(Apple)、耐克(Nike)、麥當勞(McDonald’s)等眾多西方公司紛紛暫停在俄業務形成對比,幾乎沒有大型中國公司加入抵制俄羅斯的行動。
《日經亞洲》(Nikkei Asia)援引一位中國科技行業人士的話說,中國企業「不會發表與政府立場相衝突的觀點」。「它們也希望迴避發表對俄友好的聲明,以免在西方市場激起購買抵制。」
俄羅斯與中國關係緊密。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2月初訪華時,北京以「上不封頂」形容中俄關係。中國外交部也多次反對對俄羅斯進行制裁。
中國社交媒體上壓倒性的支持俄羅斯的輿論,讓一些中國公司進退兩難。
中國網約車巨頭滴滴上月底表示,由於收益不佳,計劃於3月4日退出俄羅斯,但不到一周後,該公司改變了決定。電腦製造商聯想在中國也受到了嚴厲批評。此前有中國媒體報道稱,聯想將停止向俄羅斯供應產品,但沒有透露消息來源。
費多羅夫在採訪中呼籲中國企業可以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動。他稱,「如果一個企業選擇與俄羅斯合作,它就選擇了黑暗的一面」。
不過,費多羅夫表示,基輔注意到中國官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措辭出現了某種變化。他稱,「這是個好跡象」。
中國是烏克蘭的最大貿易伙伴,兩國關係也總體良好。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國表示將採取中立立場,但北京一直拒絶將俄羅斯的行動稱為「入侵」。中國外交部還多次指責美國和北約該為目前的形勢負責。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指責美國為烏克蘭提供武器導致了更多傷亡的言論招致基輔的批評。烏克蘭副總理伊琳娜·韋列舒克(Iryna Vereshchuk)公開發文批評稱,中國的言論「極不嚴肅」,配不上一個受人尊敬的大國地位。
但北京的立場似乎有所改變。
據烏克蘭媒體報道,中國駐烏克蘭大使範先榮上周在利沃夫(Lviv)會見當地領導人時表示,「中國是烏克蘭人民的友邦」,「永遠不會攻擊烏克蘭」。他還讚揚了烏克蘭人民表現出的團結。
在上周五(3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通話時,習近平表示中國「不願意看到」烏克蘭危機的發生。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則在周日(3月20日)對美國媒體表示,北京不會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和彈藥,中國將「盡一切努力化解危機」。
「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場為自由和真理而戰的戰爭,」費多羅夫說道。「我們希望中國支持烏克蘭。選擇光明的一面。」
「我們確實希望改變體現在具體行動中,而不是在口頭上,」他補充道。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10/04/2024 10:44AM
09/04/2024 05:00PM
09/04/2024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