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中歐峰會:貿易戰陰影下,歐盟如何重塑對華關係

歐盟駐華機構

Getty Images

12月7日,第24次中國—歐盟領導人峰會在北京舉行。峰會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主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了米歇爾和馮德萊恩。

馮德萊恩與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曾於今年4月訪華,與習近平、李強等人會晤,是2023年中國「兩會」後首批訪華的西方首腦。在中國結束新冠疫情封鎖之後,他們的腳步僅次於德國總理肖爾茨。中國歐盟領導人峰會上一次實現線下會晤是在2019年,新冠疫情期間雙方有兩次線上會晤。

中國加入WTO後,中歐關係進入發展黃金期,20年間貿易額增長近9倍。特朗普上任後中美爆發貿易戰,雙邊關係急轉直下;2019年,中歐關係也因為新疆、香港等問題出現裂痕,當年歐盟在其戰略報告中確認中國為系統性對手,中歐關係進入動蕩和調整的階段。

2020年疫情爆發,與中國經貿關係密切的歐盟開始審視自身的供應鏈安全。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震動歐洲,而戰前中俄剛宣佈「不設上限」的友誼,令歐洲既擔心中國幫助俄羅斯繞過歐美製裁,又期待中國利用自身影響力促成俄烏和談。

今年中國放開嚴格的疫情管控,法國、德國、西班牙、希臘歐洲各國領導人紛紛訪華,巴斯夫等歐洲企業在中國簽下百億級新項目;同時馮德萊恩率先提出替代脫鉤的對華「去風險」政策,並在歐美各國迅速成為共識,但卻遭到中國斥責。

在「去風險」的基礎上,美國開始與中國修復關係,今年高官頻繁訪華並最終促成習近平和拜登在舊金山的會晤。作為美國的盟友,歐盟也開啟與中國修復關係的進程,此次峰會被認為是重要一步,但其過程依然一波三折。

貿易戰烽火點燃?

在會晤開幕致辭中,馮德萊恩直接指出歐盟的不滿——歐中貿易「明顯失衡」的問題需要解決。

此前,雙方在此問題上已經有一輪交鋒。馮德萊恩在會晤前表示,「我們看到(中歐)貿易失衡日益加劇。在過去2年裏,貿易失衡已經翻了一倍,目前已高達近4000億歐元。」

她進一步表示,「歐洲領導人不會容忍貿易關係長期失衡。我們擁有保護市場的工具,但我們更願意透過談判解決問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本周三的記者會上回應稱,中國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表面上看,中國擁有順差,但實際上相當一部分的利潤是由歐方享有的」。他還指責「歐方一方面在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方面施加嚴苛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希望大幅增加對華的出口」。

更多負面信號為長期熱絡的中歐經貿合作蒙上陰影——路透社5日引述歐盟官員稱,中歐峰會後不會發表聯合聲明,也不期望這次峰會上會取得具體成果。中歐領導人會晤期間,作為G7和歐盟成員國的意大利證實,已告知中國將退出「一帶一路」倡議。

另一個懸在中歐關係頭頂的問題是,今年9月13日歐盟對華發起的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

去年6月,歐盟決議到2035年全境停售燃油汽車,同時出台大規模補貼、稅收及路權優惠等措施來刺激新能源車消費。恰逢今年中國解除疫情限制,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迎來絕佳契機,比亞迪已經進入15個歐洲國家,今年前八個月這家公司的總體出口增長6.5倍。

經濟學人智庫(EIU)向BBC中文表示,反補貼調查可能導致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進口徵收關稅,也可能涉及在中國生產和從中國出口的非中國汽車製造商。

比利時、法國、德國、西班牙和斯洛文尼亞已躋身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的全球主要目的地之列,這加劇了歐盟對中國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迅速增長的份額的擔憂。歐盟委員會常務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在今年9月訪華時表示,「過去三年間中國品牌電動汽車在歐盟市場的份額從不到1%攀升至8%,近乎指數式增長。顯然,繼續以此態勢發展,歐盟汽車業有受傷的風險。」

經濟學人智庫認為,這些擔憂與中國國內電動汽車行業在過去十年中獲得的大規模國家補貼直接相關,非中國汽車製造商——包括歐洲企業——無法獲得這些補貼。

不過,經濟學人智庫預計歐盟與中國的貿易流動在短期內不會受到干擾。歐盟可能最早可能要到2024年中後期才會採用關稅。而從立案到開展調查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而得出結果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預計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只會作出被動反應,只有在歐盟的具體措施落實後才會公開實施報復性貿易措施。」經濟學人智庫分析稱,但是歐盟的這一聲明很有可能使其他面臨與中國電動汽車品牌競爭的國家(包括美國)更加大膽地開展類似調查。

European Commission President Ursula von der Leyen speaks during a debate on the need for a coherent strategy for EU-China relations, as part of a plenary session at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in Strasbourg, eastern France, on April 18, 2023.

Getty Images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底線與合作

中國也在釋放善意,此次峰會前中國對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歐洲5國實施單方面免簽,也對立陶宛解除大部分經濟制裁措施。這些國家也在不同程度上予以善意回應。

然而,在中美修復關係之際,中歐則在貿易和安全問題上的齟齬仍大於善意。

首先,歐盟已在對華策略上確立「去風險」方針。這一理念由馮德萊恩3月份第一次提出,此後逐漸成為主導西方對華關係的最新共識。

德國媒體《商報》解釋,俄烏戰爭讓歐洲警醒,經濟上依賴對手,將會使歐洲陷入受人脅迫的境地,所以要「去風險」。與「脫鉤」不同的是,「去風險」的目的並不是要在經濟上孤立中國,而是要增強歐洲自身的經濟抗壓能力。

安邦智庫向BBC中文表示,「去風險」是與特朗普政府時期的無底線地「脫鉤」劃清界限,歐盟各國展現理性、負責任態度的同時,避免得罪主張對華強硬的群體和組織。雖然「去風險」相對「脫鉤」更加溫和,但潛在的經濟和政治成本也會較「脫鉤」有所下降,因此「去風險」下的管制措施可能將比過去「脫鉤」時期的制裁更加持久。

歐洲與美國在對華問題上冷熱不均,因為歐洲對中國的風險敞口更大。美國摩根士丹利銀行(Morgan Stanley)稱,歐洲上市公司約有8%的收入來自中國,而美國只有4%。歐洲和美國向中國出口商品的比例相似(7%-9%),但由於歐洲是貿易密集型經濟體,因此對中國的敏感度更高。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佔歐洲GDP的2%,而美國僅佔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4 月份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西方和中國之間在投資上互設壁壘,歐洲的國民生產總值將下降2%,是美國所受打擊的兩倍多。

空運貨物

Getty Images

在此背景下,歐洲更急切地提出「去風險」,背後有兩重含義——無法負擔與中國全面脫鉤後的代價。

另一方面,歐洲人更在意中國在俄烏戰爭中的角色。烏克蘭戰爭使歐洲輿論更加反感專制政體,尤其是離戰場更近的東歐國家對中國的態度比戰前冷卻不少。

但歐盟也不是鐵板一塊。比如德國雖然在其6月發佈的國家安全戰略中批評北京,同時又表示中國仍是「伙伴」和「解決諸多國際挑戰及危機不可或缺之一員」。

德國是歐盟經濟的主引擎,也是與中國經貿聯繫最緊密的歐洲國家。在此前中國總理李強與德國總理肖爾茨會面時,前者稱中德是現代化道路上的可信、可靠合作伙伴,肖爾茨則以「反對脫鉤」、「去風險化不是去中國化」回應。

法國總統馬克龍也曾表示,高度重視法中關係,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法中應堅持有效的多邊主義。今年馬克龍大張旗鼓地訪華時,帶領 53 位企業老闆,尋求與中國改善關係,並堅持歐洲與中美緊張局勢和台灣衝突保持距離。他的言論當時在歐美引起軒然大波。

而根據法國媒體報道,習近平接受了馬克龍的邀請,將於2024年訪問法國。

目前看來,歐盟成員國從法德到希臘、匈牙利,都在各自尋求與中國改善關係,比如雙邊互訪、擴大經貿聯繫、文化交流等;各國對華的不滿則通過馮德萊恩代表的歐盟「唱紅臉」與中國交涉,比如俄烏、台灣問題,以及針對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

經濟學人智庫對未來五年中歐關係的前景總體持悲觀態度,背後原因是歐盟為保護其國內電動汽車產業和降低其供應鏈面對中國市場的風險而採取的行動。「最近的談判並未緩解這些緊張局勢,儘管中國提出反對,但歐盟仍重申其加強貿易保護的意圖。」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