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中國與台灣經貿發展的三大關鍵詞:「以商促統」、「經濟介選」 和「降風險」

台灣大選之際,中國大陸在經濟上繼續加大動作。本月9日,中國商務部稱,正研究進一步採取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期收獲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等措施。

此前,中國大陸剛剛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ECFA協定稅率。

台灣方面則批評中國在利用經濟脅迫企圖介入台灣選舉。

從馬英九時代開始,兩岸加大經貿聯繫,台灣出口約四成輸往中國大陸,但面對大陸包括ECFA在內的優惠政策,台灣一直有聲音擔心這是「以商促統」。

在蔡英文時代,隨著兩岸關係持續緊張,大陸方面開始收緊優惠政策,台灣則開展多元化策略,針對東盟和美國等市場發力,試圖減輕對華經濟依存度。

這種「降風險」取得多大效果?中國「以商促統」的策略會怎樣改變,進而如何影響台灣的未來?

「以商促統」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後,來自台灣和香港的企業成為首批投資者。

本世紀初,隨著中國加入WTO,台灣企業對華投資的勢頭更盛,借助中國的勞動力和剛剛打通的全球市場准入,再加上馬英九當政時良好的政治氛圍,兩岸的經濟聯繫快速拉近——2001年台灣出口中輸往大陸的只佔4%,十年之後,這個數字達到28%。

2008年馬英九上台,推動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談判,兩岸在WTO框架之上,有更進一步的貿易優惠,台灣的數百項產品可以享受零關稅。此外,2009年也開始有大陸投資和觀光客來台。

兩岸經貿高速發展,之後十年繼續發展,一度達到40%左右的高位。

中國的官媒評價,台灣作為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體,出口一直是島內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長期以來,大陸持續穩居台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約為四成。而且近年台灣保持貿易順差,其貢獻主要來自大陸。如果沒有大陸的順差支撐,台灣貿易將出現巨額赤字,島內經濟也極有可能隨之出現下滑。

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2022年兩岸貿易額為3196.78億美元,其中大陸從台灣進口2380.92億美元,向台灣出口815.87億美元,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1500多億美元。

但是經濟聯繫加強,也引發政治擔憂。最大的一次反對聲浪,來自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學生和公民團體,因為反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而佔領立法會20多天,最後進一步深化兩岸關係的服貿協議被拋棄。

近期德國之聲對馬英九的採訪中問他,民進黨會說你對中國太友善了,你在試圖與中國建立關係上走得太遠了,所以才在台灣引發了「太陽花學運」, 年輕人上街表示:你讓兩岸離得太近了,讓台灣自治產生極高的風險。

馬英九對此回應說:「在我擔任總統時期的所有台灣人都知道,我們跟中國大陸有著相對和平的關係,簽訂了23份協議,幾乎涵蓋各行各業,跨境人員流動量達500萬人。但今天的情況完全不同。」

不過,台灣的選民似乎對馬英九的成績投下反對票,之後兩次大選都是民進黨勝出。馬英九稱,「好吧,如果這是他們的選擇,就必須為大陸的某種行動做好凖備」。

「經濟介選」

「大陸的某種行動」在過去數年中密集展開。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將經濟脅迫列為一種剛性介選手段。他列舉包括,限制台灣商品、農產品對中國的進出口;宣佈進行貿易壁壘調查的恐嚇方式;對特定候選人在中國企業進行不正常的查稅行為;威脅終止兩岸經貿、觀光、人員交流與合作等,都是經濟脅迫的例子。

近期最大規模的一次,就是2023年4月,北京宣稱台灣對大陸2,400多項產品輸入台灣地區採取單方面限制措施,違反了WTO規定;並在10月將調查將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也就是台灣即將舉行大選的前一天。

台灣方面則辯稱,「陸方指出調查期間我方不斷增加貿易限製品項,但事實上,只是我方海關進口稅則分類的調整,實際禁止進口的貨品並沒有更動」。

到去年12月21日,這次調查的後果是,自2024年1月1日起,大陸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附件所列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協定稅率。

幾天后,中國大陸方進一步表示,上述結果發佈後,民進黨當局未採取任何有效措施,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反而搞政治操弄,企圖栽贓甩鍋、迴避責任。中方將研究進一步採取中止ECFA早期收獲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等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12月22日,中國政府顯示出「軟硬兼施」的一面,宣佈恢復台灣特定企業的石斑魚輸入。中方在2022年6月對台灣實施石斑魚禁令,稱其檢出禁用藥物、土霉素超標;一些企業已獲得首批註冊登記,並稱只要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兩岸就是一家人」。

台灣指責這是在分化台灣企業和漁民。民眾黨的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張其祿說,中國這樣的做法是「棍子跟胡蘿蔔同步」,軟硬兼施,「是某種程度的經濟介選」,放開了卻同時說,「只要認同就能獲利、不認同就吃苦果」,顯示中國操作以政逼商,逼迫人民做選擇。

國台辦新聞發言人表示朱鳳蓮則表示,兩岸是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簽署ECFA,希望雙方可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協商兩岸經貿關係中的各類問題。

潛台詞是,ECFA的前提也是「九二共識」,民進黨不認「九二共識」那麼ECFA的優惠也就無從談起。

效果

「以商促統」或者說「經濟介選」的策略背後有哪些考量?

根據台灣媒體《天下》的調查,近一半的台灣選民擔心未來五年與中國開戰的可能性。然而,同一調查發現,選民最優先考慮的問題是經濟發展,超過了國家安全和兩岸關係。在 40 歲以下的選民中,這種優先考慮經濟問題的傾向更為顯著。

台灣媒體NOWnews月前發佈《2023青年政策白皮書》,委託民調公司對全台20到39歲民眾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有27.6%受訪者認為「青年低薪」是他們最關注的問題,較「兩岸主權」更重要。

兩岸議題外,對經濟的關心也橫亘在台灣選民——尤其是年輕選民——的心間。

但中國大陸打「經濟牌」,在多大程度上達到目的,還存在疑問。

王國臣以中國和澳洲的貿易戰舉例,北京當局於2020年相繼制裁澳洲12項農礦產品。但一年後,中國大陸自澳進口相關產品,卻逆勢成長五成。澳洲亦因此積極拓展替代市場,大幅降低對陸貿易依賴。他援引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的研究稱,這不是孤例,中共經濟脅迫效果普遍低落,反而疏遠其與各國的經貿關係。

不過,台灣陸委會總結稱,過去幾年來,中共早已借各種理由,突然中斷台灣特定縣市盛產的農漁產品進口中國大陸,導致多數的農漁產品已無法出口中國大陸,造成台灣農漁民及貿易商的嚴重損失,中共這種舉措,與正常貿易往來完全無關。而北京經常利用先進口,再突然停止輸入農漁產品,作為向相關國家經濟施壓手段,已在國際間被視為常態性的挑釁行為。

「降風險」

從大陸到台灣,對於經濟問題的態度在2022年8月2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灣發生轉變。

當天,中國大陸除了「圍台軍演」,還實施了一系列針對台灣的經濟制裁措施。包括暫停對台灣出口天然砂;暫停台灣葡萄柚、檸檬、橙子等柑橘類水果進口;暫停冰鮮帶魚、凍竹莢魚等產品進口;暫停超過百家食品企業的2066項產品進口,包括保健品、茶葉、餅乾等。

這之後,軍演和「經濟脅迫」都成為大陸對台常態化舉措。

台灣開始推行一系列政策,鼓勵與東南亞、南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建立更緊密的經濟聯繫。

然而對與極力希望與中國供應鏈保持距離的那些台灣決策者而言,「脫鉤」顯得不切實際——即便在疫情阻隔了三年後,台灣出口份額中,中國依然佔了35%之多,而台灣作為一個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出口佔GDP的6成至7成。

不過,剛剛出爐的2023年經濟數據顯示,雖然沒有「脫鉤」的可能,但台灣經濟版圖發生了結構性變化。

總體上看,台灣2023年出口4300多億美元,同比下滑9.8%,但是其中對中國的出口1500多億美元,下滑幅度更大,達到18.1%,台灣對中國出口佔比也從最高的43.9%下滑到35.2%。

如果看台灣獲得的順差,對中國順差805.5億美元,對美國和東盟都在350多億美元,後兩者相加已快與中國持平。

具體來看,2022年美國首次取代中國大陸成為台灣農產品的最大買家;而根據標普全球(S&P Global)的數據,去年上半年,台積電63%的收入來自美國,高於2018年同期的54%。目前,台積電僅有12%的收入來自中國買家,低於2018年第二季度的22%。

台灣的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評論認為,最近ECFA題材不斷醞釀,其實對台灣出口影響很有限,受到衝擊最大的,很多都是對中國友好的財團企業,其實這也提醒這些倚靠ECFA的企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的腳步。

經濟學人智庫(EIU)全球貿易首席分析師馬志昂(Nick Marro)向BBC中文表示,該機構估計賴清德將贏得這次台灣大選,而鑒於這將是民進黨連續第三次贏得總統選舉,這可能會為北京在未來四年對台灣的敵意定下基調。這帶來的最大危險是,中國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再能為了自身利益影響台灣的政治動態。然而,這種重新評估很可能會導致對台灣的騷擾加倍,而不是改變策略進行接觸。

「如果國民黨贏得大選,那麼中國可能會對台灣採取更加克制的態度。當然,這並不會完全緩解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北京仍會認為有必要定期騷擾台灣。但國民黨政府最終可能會重啟兩岸貿易投資或人員交流等活動。」馬志昂提醒說。 ,不過,他說,這樣做的最大風險在於國民黨將如何推行這一議程。畢竟,正是一個有爭議的兩岸服務貿易提案引發了 2014 年的「太陽花運動」,幫助民進黨上台執政,並將國民黨趕下台。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